一、什么是電場
通俗的說,有電壓存在就會產生電場,電壓越大,產生的電場越大(見圖1-6) 。
電場強度是表示電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,用圖片表示,單位為伏每米(V/m)。
二、什么是磁場
通俗的說,有電流通過就會產生磁場,電流越大,產生的磁場越強(見圖1-7)。
磁感應強度是表示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,用圖片表示,單位為特斯拉(T)。
三、什么是電磁場
變化的電場會產生磁場,變化的磁場則會產生電場。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,這就是電磁場(見圖1-8、圖1-9)。
電磁場以波的形式傳播,形成電磁波。電磁波看不見、摸不著,我們可以將電磁波想象成水波的樣子。當我們向河中扔一塊石子,水面上就會形成以石子入水處為中心、向四周傳播的水波(見圖1-10)。因為空氣及物體對電磁波有吸收、反射的作用,電磁波在空間只能傳播到有限范圍。
四、什么是電磁輻射
我們知道,不斷變化的電場和磁場會形成一個向空間傳播的電磁波。從專業角度說,電磁輻射一般指頻率在3kHz~300GHz的電磁波,是由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能量流。廣播電視、通信等信號的傳輸就是利用了電磁輻射的特性。
國標《電工術語 電磁兼容》(GBT4365-2003)中注釋:“可將電磁感應引申包括在電磁輻射中”。所以,環境保護中的電磁輻射概念包括輻射和感應兩方面。
五、什么是電磁波的頻率和波長
物質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,常用f表示,單位為赫茲(Hz)。波長通常是指相鄰兩個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,常用λ表示,單位為米(m)(見圖1-11、圖1-12)。
六、什么是電磁波譜
按照電磁波的頻率(或波長)把各種電磁波排列起來,稱為電磁波譜(見圖1-13)。
按頻率從高到低排列,該波譜可以劃分為γ射線、X射線、紫外線、可見光、紅外線、無線電波、工頻電磁場等。盡管γ射線和X射線本質上都屬于波長極短的電磁波,但它們屬于電離輻射的范疇。
七、什么是功率密度
功率密度是垂直于傳播方向上單位截面積上電磁波功率,用S表示,單位為瓦/平方米(W/㎡)。對于頻率在30MHz以上的無線電波一般用功率密度來評價其在環境中的強度。
功率密度是衡量高頻電磁場輻射強度的重要指標。